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
[檢測標準] 工具機常用檢驗標準
ISO230-1: 靜態精度
ISO230-2: 動態精度
ISO230-3: 熱變位測試
IS0230-4: 循圓測試
IS0230-5: 噪音測試
IS0230-6: 安全測試
未完...
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
[Code] Matlab 批次處理
碰到的問題是我需要利用matlab讀檔
對檔案內容的資料處理後,繪製成圖,或是輸出成excel
但是...就是這個但是
我有好幾百張圖
所以批次處理就變成必要的學習過程囉!
主要概念是這樣的
把要處理的檔案統一放在一處資料夾中
檔名的命名也有其規律(1-1.mat,1-2.mat....)
(不一定限於.mat,只要能讀的格式都可 .xls, .txt,.fig, .dat...)
以上算需先準備的作業
將檔案都放在 d:\CAE\中
而格式為 1x_test.mat, 2x_test.mat, 3x_test.mat (變數 + 固定形式 . 副檔名)
folder=dir('d:\CAE\*x_test.mat'); % 抓取 副檔名為mat且後面有相同固定形式的檔案)
files='d:\CAE\' %定義路徑
%其中包含name, date,bytes,isdir,datenum
%我要的只是檔名 folder.name , 其中包含資料夾內以上述方式命名的檔名
for s=1:length(folder)
filename=char(folder(1,s).name) % 擷取出檔名
I=load([files,filename]);
處理資料的過程...
end
---
註1:
char(folder(1,s).name(1:8)); %擷取檔名的第一到第八個字元
註2:
使用 load 是因為檔案形式的關係,以不同副檔名會有需要使用的指令
要用來匯入或是其他動作就不一定
主要重點是批次這個概念!
可以節省很多時間
延伸學習:
指定matlab 搜尋路徑的方式或是指定檔案位置的方法
批次修改檔名的方式
對檔案內容的資料處理後,繪製成圖,或是輸出成excel
但是...就是這個但是
我有好幾百張圖
所以批次處理就變成必要的學習過程囉!
主要概念是這樣的
把要處理的檔案統一放在一處資料夾中
檔名的命名也有其規律(1-1.mat,1-2.mat....)
(不一定限於.mat,只要能讀的格式都可 .xls, .txt,.fig, .dat...)
以上算需先準備的作業
將檔案都放在 d:\CAE\中
而格式為 1x_test.mat, 2x_test.mat, 3x_test.mat (變數 + 固定形式 . 副檔名)
folder=dir('d:\CAE\*x_test.mat'); % 抓取 副檔名為mat且後面有相同固定形式的檔案)
files='d:\CAE\' %定義路徑
%其中包含name, date,bytes,isdir,datenum
%我要的只是檔名 folder.name , 其中包含資料夾內以上述方式命名的檔名
for s=1:length(folder)
filename=char(folder(1,s).name) % 擷取出檔名
I=load([files,filename]);
處理資料的過程...
end
---
註1:
char(folder(1,s).name(1:8)); %擷取檔名的第一到第八個字元
註2:
使用 load 是因為檔案形式的關係,以不同副檔名會有需要使用的指令
要用來匯入或是其他動作就不一定
主要重點是批次這個概念!
可以節省很多時間
延伸學習:
指定matlab 搜尋路徑的方式或是指定檔案位置的方法
批次修改檔名的方式
2014年11月9日 星期日
[讀書摘] 獨學術_ 白取春彥
無關考試-就是學習
而學習,作者又不以閱讀或是"學習"稱之
而是用"獨學"這個詞。
某些部分跟之前看過的海盜學習有點像
概念上也不算獨創,由好奇、質疑、追根究柢開始
不崇拜權威、也沒有甚麼捷徑
多看 多想
---書中內容部分
概念性的說明
偏方法的部分:
想到之前老師教的一些或是自己觀察到的他人學習方式
覺得他在教齒輪原理和螺旋理論的時候
真的是強爆了
後來自己去看那些書根本完封
(後來才知道自己學的是高等動力學...)
怎麼把這種表面難以親近的內容
教得跟九九乘法一樣
這絕對是磨很久的!
而學習,作者又不以閱讀或是"學習"稱之
而是用"獨學"這個詞。
某些部分跟之前看過的海盜學習有點像
概念上也不算獨創,由好奇、質疑、追根究柢開始
不崇拜權威、也沒有甚麼捷徑
多看 多想
---書中內容部分
概念性的說明
- 獨學沒有教科書,也沒有正確答案,最終目的是擁有自己的創見。
- 對"事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?"抱持疑問
- 挑戰艱深書籍
- 所謂讀書,就是在看腦中影像
- 學習他人的思考方式,而非結論
- 首先要俯瞰整體
偏方法的部分:
- 在書頁作筆記
- 先讀一遍再回頭畫線
- 畫線能幫助記憶
- 多讀幾本書
執行的方式:
- 親自調查
- 寫下關鍵字
- 買書或借書
- 確實掌握文字或用語的意義
- 隨身攜帶筆記本
flow
- 根據主題篩選出關鍵字
- 掌握關鍵字或頻頻出現的相關用語、語句、術語等定義範疇
- 調查語源
- 掌握調查主題的歷史背景
- 掌握宗教環境
- 掌握生活環境
- 篩選與主題相關的書籍或資料
- 展開研究
---
在宗教和外語那邊有些不認同,就不記了
但其實跟上面寫的流程有關
以討論社會或歷史上的源頭來說
作者對於當時候的人是生活在怎樣的歷史背景、生活環境下相當注重
因此才會對於去讀聖經這部分相當強調(可以理解)
想到之前老師教的一些或是自己觀察到的他人學習方式
覺得他在教齒輪原理和螺旋理論的時候
真的是強爆了
後來自己去看那些書根本完封
(後來才知道自己學的是高等動力學...)
怎麼把這種表面難以親近的內容
教得跟九九乘法一樣
這絕對是磨很久的!
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
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
open source software_math
SageMath
http://www.sagemath.org/
scilab
http://www.scilab.org/
freemat
http://freemat.sourceforge.net/
Octave
http://www.gnu.org/software/octave/
http://www.sagemath.org/
scilab
http://www.scilab.org/
freemat
http://freemat.sourceforge.net/
Octave
http://www.gnu.org/software/octave/
訂閱:
文章 (Atom)